Home              About              Culture             News              Service           Programme            Play

二月二 龙抬头

发表时间:2023-02-21 15:19
图片

龙抬头

二月二

中国民间传统节日

图片

2月21日,农历二月初二,龙头节!

龙抬头,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

“龙梦醒,天暖正早春,龙抬头,填仓风雨顺。龙尾摆,田间起花云,龙鳞闪,五谷进家门”。苍龙醒来,春回大地,也为人间带来一年的吉祥和好运。人们在今天敬龙祈雨,祈求丰收,重新开启春耕秋收的劳作,憧憬一年的好兆头。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图片
图片
图片

二月二,龙星出

图片

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,这是古人仰望苍穹所捕获的浪漫与神奇,说的是“二十八宿”中的“东方青龙”于农历二月初二抬头,以星象预示气象。“龙抬头”,“青龙”七星始出东方,万物此时萌发苏醒,春真的来了。


图片


隐有诗云:“二月二日江上行,东风日暖闻吹笙”。

此时春回大地,犁破新土,杨柳吐翠,万物复苏。
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二月二,剃龙头

图片

二月二可谓“中国传统理发日”

民谚云“二月二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”。清代《帝京岁时纪胜》中写,清代男子薙发(薙同“剃”),但正月有不动刀的“禁忌”,因此,一到“二月二”,皆“于是日栉薙,盖取‘龙抬头’之意”。借龙抬头之吉时,孩子“剃喜头”,健康长大,出人头地。大人“剃龙头”,辞旧迎新,有好兆头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二月二,摸龙头

图片

自古以来龙即是祥瑞之物,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有“引田龙”的仪式。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面条、炸油糕、爆米花,赶庙会,摸龙头,以求来年好运。俗话说“二月二,龙抬头。上龙亭,摸龙头,吃喝不愁,富贵添寿”。每年的今天,龙亭当属人们讨彩打卡的绝佳宝地!
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二月二,春耕节

图片

这一天,称得上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“劳动节”。此时节,大地返青,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。

在以农为本的古代,劳作是古人生活常态。每年这一天,哪怕是养尊处优的皇帝,也得出宫带头“劳动”一回。因此,二月二又被称为“春耕节”“农事节”,北方广传“二月二,龙抬头;大仓满,小仓流”。也是劳作的人民祈求风调雨顺、驱邪攘灾、纳祥转运的日子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二月二,踏青节

图片

宋朝把二月二指定为百花生日,名曰“花朝节”。

到了元朝,又有“踏青节”之称,费著《岁华纪丽谱》记有,“二月二日,踏青节。初郡人游赏,散在四郊。春游千万家,美人颜如花。三三两两映花立,飘飘似欲乘烟霞”,“何日同宴游,心期二月二”,仲春月,踏青去,灼灼桃花送春风。天气在回暖,往后的日子都充满了希望。


图片


图片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二月二,话龙史

图片

龙是远古图腾,后来逐渐演变成中华民族的象征。全世界的华人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。

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,和风化雨的主宰,而农历“二月二”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。从节气上说,农历二月初,正处在“雨水”、“惊蛰”和“春分”之间,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,会举行敬龙祈雨,放生,以求一年吉祥丰收。

龙亭,坐落于古城宋皇宫遗址和千年不变之中轴线上,具皇家神韵,乃龙脉所在。二月二登龙亭,鸿运当头!

图片


图片


轻衫细马春年少,
此时节,时光含香,
愿你不负良辰,一步一欢喜。

分享到: